脊髓电刺激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疼痛治疗带来新希望

2025年01月22日 14:05:04   [来源:互联网]   [阅读:-]
字体:【

      本文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、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提供

      2024年,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,成功地开展了脊髓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疼痛新技术。为众多饱受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

术前精准评估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

      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,严重的慢性疼痛持续1年余。杨明亮主任组织手术团队医师,反复评估,发现患者合并3-4种不同性质疼痛,最严重的疼痛评分8~9分(最高10分),天气变化、情绪变化都影响疼痛程度。反复分析后认为:导致疼痛的病灶存在于脊髓损伤区及神经根,此外可能存在交感神经介导疼痛,及慢性疼痛导致脑中枢功能重塑改变。最后制订的手术方案是神经减压+脊髓电刺激治疗,术后辅助心理治疗干预。综合治疗后,患者疼痛获得明显缓解。


团队协作,攻克技术难题

      另一个案例,给予患者电刺激后,患者出现血压下降。研究团队与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协商研讨,依据脊髓损伤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与个体差异性,精心设计并调试电刺激模式及参数。对脊髓损伤患者,在各个不同模式下的机体反应,进行全方位、动态化的观察。监控血压,观察其对呼吸系统各项指标的影响,最后获得优化最佳刺激参数。患者肢体麻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,睡眠也因此改善。


量身定制,应对特殊挑战

      普通患者,一般是采用平卧位和侧卧位。然而脊髓损伤患者,由于瘫痪,患者最常见卧床体位是平卧位和半侧卧位。若按照常规方式放置刺激器,其在半侧卧体位下,极易压迫皮肤及皮下刺激器,不利于护理。特别是颈髓损伤患者,往往需要辅助排痰,及进行呼吸康复训练。若皮下导线及刺激器放置位置不当,将对术后呼吸康复及护理工作造成极大不便,影响康复训练的正常开展。面对这些状况,医疗团队对刺激器的具体位置,以及走线的具体路线,都进行了精心设计。在确定刺激器位置时,充分考虑患者的体位特点、损伤部位及程度。选择了既能保证刺激器稳定运行,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护理及卧床影响。


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

      该项技术可缓解疼痛症状,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,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疼痛原因。手术团队会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,综合判断患者是否适宜接受此项手术,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,最大程度降低潜在风险。


咨询联系

     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

      门诊时间:每周一上午

      联系人:杨明亮,宫慧明,李军。

推荐阅读:


相关新闻
新闻焦点
2020年春节期间所有人在家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,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家看直播,刷视频。不能出门,商业关门,要购物、要买菜、要生活,怎么办?电商就[更多]
在预告多时之后,Epic Games 不出所料地为《堡垒之夜》玩家带来了新的空中载具,它就是 Choppa 直升机。属性方面,早前的爆料已猜测得[更多]
新冠肺炎疫情来袭,因物流不畅、餐饮门店暂停,不少地区农产品滞销。2月17日,新京报联合京东、淘宝、拼多多、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,开展“一起卖”[更多]
近日,三好网在北京举行了品牌升级在线发布会,为了适应新阶段的发展和品牌定位,更加聚焦三好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和结合运营实际,宣布三好网使命从“让教[更多]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XML地图 | 网站地图TXT | 版权声明
版权所有:市场观察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